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商业银行在”做大做强“的理念驱动下,企业集团化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集团企业由于规模较大、资金实力较强、金融业务需求较大而成为商业银行竞相拓展的对象。
然而,从单一企业到集团企业,企业股权结构越发复杂、内部交易频繁、产权关系模糊、集团客户授信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都有隐藏的潜在风险,在授信阶段一旦发生风险, 对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近些年,由于授信管理不当遭罚事件也是与日俱增。
2018年9月,鄂尔多斯银行因单一集团客户授信超比例遭罚20万元;2019年4月,泰安银行由于未对集团客户授信实行统一管理遭罚55万元;今年4月,贵州银行因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逼近监管红线屡受风波。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环节需要搭建完善流程及机制,以便大幅度降低融资的谈判成本,且可以使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集团授信业务的风险。
01集团客户定义
集团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现行的《公司法》中,并没有明确提出“集团”的概念。在商业银行实务中,根据2010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来界定客户。根据银监会定义,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业法人。
- 一是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
- 二是共同被第三方企业法人所控制的。
- 三是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近亲属(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
- 四是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
02集团客户授信风险
信息虚假或隐瞒财报事实,影响授信风险判断
按照《指引》要求,商业银行给集团客户授信时会根据集团分布及资金需求给予最高综合授信, 并针对集团内各授信主体进行授信额度分割。由于集团客户组织形式的复杂性,部分集团客户刻意隐瞒关联企业信息,希望以单一主体申报较高的授信额度;或出现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发生,如部分实际控制的企业未纳入合并报表,表面上无股权关系但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极易被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造成银行对企业整体风险判断发生偏差。
集团内部擅自调度资金,挪用贷款
大多数集团客户为提高资金使用率,将银行给予的信贷资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集团资金池,再由集团调度资金,占为己用。这种模式使贷款挪用风险大大增加,也给银行监控信贷资金流向增加了难度,让银行被动承担了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风险。
集团客户融资过度,贷款难回收
集团客户由于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发展稳健且金融业务需求大,成为了商业银行争相营销的“香饽饽”,但部分集团客户利用了银行与银行、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夸大资金需求缺口,多家申请贷款。过度融入的信贷资金很可能被集团客户向上下游客户提供信用支持或用于民间借贷。这种行为增加了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难度,同时威胁银行回收贷款的本息。
集团内部关联互保,担保流于形式
集团客户为达到银行授信要求,在集团内部企业之间建立互保关系,通过关联担保获取银行贷款。但集团内部企业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集团内一家企业出现问题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整个集团都陷入危机。集团内部大量的关联担保使集团企业风险无法有效向外扩散,担保链上有一个企业出现问题,往往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风险在集团内就可能会被无限放大。
03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措施
根据2010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各商业银行必须对集团客户实行统一授信和统一管理,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统一原则、适度原则以及预警原则。
▍强化贷前调查,摸清集团关系
各商业银行应加强贷前调查工作,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进行实地和非实地调查。合合信息企信金盾SaaS为金融机构提供多维全面尽调,基于合合信息2.3亿实时动态大数据,对集团客户进行经营及司法风险的全面尽调,涵盖主体企业风险、关联方识别、上下游识别、关系排查以及关联人员风险,挖掘隐藏风险。

辅助实地尽调,通过到客户的生产经营场所实地考察、抽调凭证等,了解该企业产销情况,通过合合信息企信金盾SaaS【集团关系图谱】深入挖掘企业间的股权投资关系,了解实际控制人家族情况,顺藤摸瓜挖掘关联企业,还可通过【上下游识别】功能等多角度印证调查获得的信息。

▍严控授信额度,实行差别化限额管理
根据《指引》要求,授信原则第二条:即适度原则。根据授信客户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的整体最高综合授信额度,防止因过度授信导致风险集中。
以集团整体为对象,明确统一授信额度后,再根据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经营情况及资金需求情况,分配授信额度。对有合并报表、无合并报表、仅有存量专项授信等业务的集团客户,明确差别化额度核定方法,对不同集团客户实行差别化授信限额管理,防止过度授信。
合合信息企信金盾SaaS提供【客户名单库】将集团客户授信进行分类管理,设立不同企业群组,名单与辖内分行共享。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适应不同类型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需要。还可进行企业画像分析,对客户情况基于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指导后续决策。

▍严防关联方担保关系,防止破产逃债
企业破产对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影响极大。破产事件中,对银行影响最大的是以逃废债务为目的的集团内企业破产。通常是集团蓄谋已久, 利用关联交易大量转移破产企业核心资产,侵害债权银行的利益,对于此类事件,应提早防范。
通过合合信息企信金盾SaaS【担保关系图谱】,基于合合信息大数据技术,挖掘客户的对外担保及被担保信息,分析已建立担保关系的企业是否与客户存在关联关系,根据关联方信息,规避因担保圈链导致的实际担保不足,辅助银行工作人员审慎评估授信风险。
▍建立预警机制,做好风险防控

集团客户授信复杂,风险风控难度较大,应建立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将风险前置,提前防范或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1建立集团客户信息报告制度
根据《指引》要求,对于集团客户的重大人事变动、诉讼事项、体制改革、产权变动、投融资项目、对外担保、事故和损失、资金流动、资产转移和其他可能带来重要商机或影响本行信贷资金安全的重大事项,应及时向总行报告;各单位应每年编写一次集团客户调查分析报告,报合规风险部备案。
2加强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的监控力度
根据《指引》要求,加强对关联关系,特别是控制权关系的分析。分析借款人的有关财务报表时,应注意关联交易的定价,注意提出非正常利润的因素,同时密切关注关联交易中有关资产(资金)的转移。
合合信息企信金盾SaaS【关联交易图谱】结合客户内部交易数据,通过挖掘分析所有的企业交易数据信息,最终得到行内企业交易关系。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对客户交易的资金来源、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做更有效的监测,辅助银行工作人员分析识别大额可疑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