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基础数据采集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建立金融基础数据统计制度的通知》(银行【2020】164号) 据悉,近日人行要求金融机构进行客户信息上报明细,需落实企业客户“省市区的地域代码”以及“企业规模”、“经济成分”等类型数据报送。金融基础数据报送进一步下沉,银行则需要面对每月更多、更繁重的数据补录工作。 至此,金融基础数据采集上报明细要求共涉及30张报表,金融监管数据报送进入“标准化逐笔统计”时代。 这些基础数据分散在多业务环节,每次报送,均由银行各个业务部门采集,集采部门统一报送。仅以支行为例,单家银行每期上报数据采集量就多达数十万条。且因各数据采集来源参差不齐,上报数据治理无法保证。 金融基础数据统计是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关键环节。监管持续推进金融基础数据报送,旨在增加金融机构数据治理能力,运用数据持续提升风险识别监测防控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 2020年5月9日,银保监会开出针对8家银行的监管罚单,其中国有六大行及两家股份行均因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系统数据质量及数据报送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吃”罚单,8家银行合计遭罚1770万元。 为响应人行下发的建立金融基础数据统计制度要求,启信慧眼·金融版早在2020年即推出【批量尽调】功能,旨在赋能金融基础数据报送:通过前端标准模板批量导入客户名单,经过系统内置数据校验规则,对名单进行校验与匹配,同时对匹配后全量名单进行数据补录与生成。5000家企业名单,数据补录完成仅需10秒,业务人员则可导出数据,将其补充在源表中,提升数据采集、治理、上报效率。 针对本次上报新增数据要求,启信慧眼迅速响应,于2022年3月22日在【批量尽调】功能中上线“区域代码、企业规模、资本背景”等多项数据字段!
持续以科技手段提升银行信息化水平
启信慧眼·金融版(启信宝企业端SaaS产品)遵循“数据-信息-商业智能-价值”的转型路径,将新兴科技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金融领域核心算法、知识图谱技术,融入到银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业务场景,推出SaaS模式的轻量化金融风控营销(双端覆盖),突破了固有管理机制限制,内部原有科技领域能力的不足,大幅度节约了科技投入成本。
金融版核心能力模块包括“营销拓客、尽职调查、风险监控、客户管理以及自动化报告中心”,5大能力模块贯穿金融业务全流程,快速展开数字金融各项具体应用。